
今年全國兩會,“新質生產力”成為熱詞。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和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新質生產力逐漸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株洲高新區不斷圍繞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向“新”而行。
2月21日,銳揚智能制造項目實現7個工作日竣工即交證;3月1日,4家知名創新企業入駐天元工業軟件園;3月4日,天元區5家企業入圍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名錄……
三月,春寒仍略顯料峭,高新區卻滿園春色。
一、筑巢引鳳,數智企業競相入駐
說起新質生產力,數字經濟是避不開的關鍵一環。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在部署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時提出,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
而位于高新區的天元工業軟件園,于去年7月正式開園,邁出了擁抱新質生產力的領先一步。
園區定位為國家工業軟件企業聚集區和工業軟件創新高地。向外,引進優質企業和專家人才團隊;向內,鼓勵本地制造企業軟件業務“裂變”發展,實現工業軟件產業的聚集突破,培育“對標世界先進、服務國家產業”的工業軟件生態。
筑得金巢引鳳棲。龍年伊始,就有國內4家知名科創企業入駐天元工業軟件園。
這四家企業都是在智能制造、工業軟件和數據服務等領域的領先創新企業。其中,廣州和弘信息通過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產業數字化,自主研發云邊協同架構工業級物聯網平臺軟件產品,為傳統產業提供數字化轉型升級咨詢規劃與實施建設服務。上海簡蘇網絡是一家以數據創新技術為方向的企業數字化轉型服務商,提供政企數據治理等領域全過程解決方案。
目前,園內已聚集中國移動湖南(株洲)工研院、中國聯通中南研究院工研分院、精益傳動、天元云科技等20余家企業,園區聚集效應已初步形成,園區產業生態已逐步構建,新質生產力將在這里不斷勃發。
二、研發至上,科創激發“進”的動能
新質生產力是生產力質的躍遷,意思是說,以科技創新發揮主導作用的生產力。科技這一“關鍵變量”,正讓株洲高新區各類企業展現出蓬勃的生命力。
農歷新年剛開工,湖南科瑞變流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科瑞變流”)生產車間熱火朝天。車間里剛下線的這一批產品,即將發往美國。
訂單增長背后的秘密是什么?設計部負責人廖開華直言不諱:“還得靠穩定的產品質量和持續不斷的研發投入!”
與此同時,北汽株洲分公司生產基地的車間內,一片繁忙。該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2024年,公司將全力以赴提升產能利用率,實現14萬臺多種車型株洲造,促進企業和地方同頻共振。
訂單紛至的還有株洲宏大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3月5日上午,技術中心副部長吳柱正在接待來自廣東的客戶。這是今年來他接待的第8批客人。大年初八上班以來,每天至少有1至2批客戶前來該公司對接洽談,“這些客戶當中,還有些來自國外。”
株洲宏大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也是今年第八批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該公司經過十多年的積累和不斷研發,2018年中國第一根擠出棒下線,一舉打破了國外的枷鎖,收獲了豐厚的市場。
像這樣以研發至上的企業還有很多,高新區發展動能十足。
三、服務升級,持續優化發展環境
新質生產力在高新區得以催生不是偶然。該區不斷推動經濟、科技、教育、人才等體制機制的改革,促進資源要素的高效流動、市場體系的高效聯通,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創造環境。
2022年起,高新區率先完成了園區體制機制改革,串起了產業發展局、經濟合作局、項目服務局、企業服務局、投資金融局和大數據資源局六顆珍珠,圍繞產業研究分析、項目招引落地、建設推進、統籌服務各個階段,建立了企業全生命周期、全流程鏈條式服務模式。
銳揚新智能制造裝備生產基地項目就是高新區呵護新質生產力發展最好的佐證。
該項目主要以從事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為主,在項目建設工作進入收尾階段時,項目服務局為銳揚項目提供專業指導,按企業需求為項目驗收梳理出15個大項,30余個小項問題清單,制定了“竣工即交證”倒排計劃表,嚴格按照時間節點并行推進,全力助推項目驗收。
高新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該區將繼續堅持以企業為中心,牢固樹立“融通融和、共生共贏”的大園區理念,努力構建開放型產業體系、高效型要素體系、專業型服務體系、友好型人文體系,加快形成“和諧共生、協同共進、資源共享、互惠共贏”的發展格局。
責編:文天甲
初審:文天甲 二審:葛大龍 終審:吳丹
來源:株洲高新區(天元區)融媒體中心
下載APP
分享到